镇海区司法局织就“三张网”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来源:市司法局 时间:2025-10-11

镇海区司法局创新构建“完善服务机制、统筹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产品”三维暖新法援体系,秉持法援服务专享、尽享、优享的理念,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赋能项目,打造“暖新法援”品牌矩阵。

一是织就“一站式法援组织网”,开辟专享服务通道。出台《镇海区关于探索建立“暖新法援”改革创新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阵地支持、队伍建设和机制创新等重点任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赋能项目制定清晰实施路径。创新构建新业态法律援助实体服务网络,构建以区法援中心为龙头、7个镇(街)法援工作站为骨架、96个村(社)法律顾问点为触角的纵向服务体系,在物流枢纽港、电商直播产业带等新业态聚集区标准化建设15个法援工作站点。成立公益“护蜂律师团”,选聘社会律师和公职律师50名,提供法治宣讲、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夯实“小蜜蜂联络点”常态联络机制,公开护蜂律师联系方式,采取电话预约与上门服务相结合模式,确保“第一时间接听、第一时间回复、第一时间回访”。

二是织就“全链条法援服务网”,提供尽享服务保障。发挥律师、人民调解员、村(社)法治明白人及法律带头人在纠纷调解中的作用,严格落实法援权利告知制度,引导当事人签署申请告知书,构建“一免一简三快”服务模式,实现市域通办、阳光法援和绿色法援政策高效融合。开辟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绿色通道,发挥“司法+人社+法院+总工会”联动优势,落实月度劳动者咨询数据信息共享,提供一站式受理、一体化处置和一揽子解决的维权服务,实现“调、援、裁、诉、执”全链条劳动争议预防与化解。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服务指引》,紧扣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等高发纠纷,以事实证据清单为切入点,明确案件承办要求,规范暖新法援工作机制。印发《暖新法援申请指南》,可视化展示全域小蜜蜂联络点分布,公开站点联络人信息,明确法律援助申请条件与渠道,畅通劳动者申请通道。

三是织就“多元化法援产品网”,提升优享服务质效。健全“进企送法”机制,组建由顾问律师、公职律师及建交、市监等部门人员参与的服务队伍,加强劳动法律监督,探索“法援+”模式,常态化开展“用工第一课”等活动,排查涉稳风险,建立“违规用工动态跟踪台账”,指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防范用工风险。增设法治素养提升模块,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模式,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提供法治服务。持续更新“暖新法治”宣讲课单,推送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开设菜单式预约名优律师“线上微课堂+线下大讲堂”双轨课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法援工作,吸纳24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加入法援志愿者,依托“甬爱码”应用,引导配送员、快递员有序进入楼宇、小区,发挥其走街串巷优势,开展“法治漂流瓶”普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