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复合工艺和树脂配方技术,不同功能光学膜集成于一体;提升冷却箱密封性能,让浸没式液冷安全防护从被动到主动……类似的专利在宁波高新区持续涌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宁波高新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160件,同比增长20%以上,居全市首位。
“这样的成绩不仅是企业创新实力的硬核证明,更勾勒出高新区以专利为核、以产业为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高新区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和优势企业11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111家企业入选浙江省“金种子”计划培育库。其中,激智科技、赛尔富电子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激智科技、路宝科技、赛尔富电子等企业获第四届宁波市专利创新大赛金奖。
优秀成绩的背后是“专利—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高新区,显示材料集群已形成“基础材料—核心部件—终端应用”完整产业链条。激智科技“一种用于扩散增光复合膜贴合层的涂层组合物及一种扩散增光复合膜”技术被写入行业标准,帮助企业实现显示屏的超薄化和大尺寸化,企业跻身全球高端显示材料领域。
绿色照明产业凭借核心专利突破,在智慧家居、冷链照明等细分市场占据先机。在交通基建领域,路宝科技“一种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专利攻克钢桥桥面铺装高温稳定性差、界面薄弱、疲劳脱层、寿命短等世界性难题,实现一次铺装成型,并具备在–15℃环境下2小时快速保通的能力,书写“全球首创技术破解百年行业难题”的篇章。
让专利从“纸面上的智慧”转化为“产业里的动能”,还需要全周期的精准护航。高新区针对企业创新需求,构建起“政策激励+产业协同+专业服务”的立体化培育体系,为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提供全链条支撑。
一方面,围绕“靶向激励”机制,出台覆盖知识产权培育、转化全链条的政策包,用“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创新热情。
另一方面,聚焦重点优势产业,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首批6家企业获得立项,目前已形成高价值专利培育“省—市—区”三级培育梯队,企业专利布局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