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深化科创融合 释放产业动能
信息来源: 创新浙江
发布时间: 2025-10-24
浏览次数:1365

在东海之滨的宁海县,科技创新的浪潮正激荡出澎湃动能。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创建单位,宁海不断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融合,深化教科人一体改革,持续为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强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走出了一条“科创赋能产业、产业反哺科创”的良性发展之路。目前,宁海县科技创新指数已成功迈入全省第一梯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走进宁波双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正如火如荼生产中。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营业收入达12.86亿元,同比增长20.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5.49%。“业绩高增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公司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拓展相关轻量化差异化产品,以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稳步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敲开千亿级市场大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成长轨迹,也正是宁海打造科技企业“森林生态”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宁海县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厚植科技创新“新土壤”。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推动企业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企业梯队。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达41亿元,同比增长7.8%,同比提升0.3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位居全市第一;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1家,其中新认定102家,新认定数创历史新高;2家企业项目获2023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家企业项目首次入选省“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项目,工业企业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实现零的突破。今年以来,宁海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增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等核心指标实现“双位数”增长,一季度高新技术企业预申报233家,其中新申报105家,同比增长10.4%。

在宁海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的“光储产业园”正加速崛起。该创新平台整合了原省级光伏储能高新区,已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从硅料提纯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正在申报新型储能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力争2025年园区亩均研发强度突破5%。”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宁海持续激活产业融合的“新引擎”。在由浙江万里学院领衔的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里,科研人员正对“甬乐1号”缢蛏进行基因测序。这个入选国家水产新品种的贝类,已在象山港实现规模化养殖,带动当地渔民户均增收超2万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力争三年内突破5个水产新品种。”

通过聚力打造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龙头的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平台、以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为龙头的种子种业强县创新平台、以宁波乌中材料科学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国际人才合作创新平台,宁海县不断以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依托,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此外,宁海县还不断优化科技政策服务,积极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突破。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发展征程未有穷期。从传统制造强县向科创高地跃迁的宁海,正以“科产融合”的金钥匙,开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宁海将继续锚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紧抓“光伏+储能”“文化+健康”“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科创平台能级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